阿q正传细节描写赏析

阿q正传细节描写赏析

细节,乃具有典型意义的细小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交待事件发展和环境场景的重要手段。仔细体味《阿Q正传》中的细节描写,阿Q形象活起来了,丰满起来了,小说的主旨理解也更准确深入了。

1、关于“太可恶、太可恨”

“太可恶、太可恨”是一典型心理活动细节,设身处地为阿Q每况愈下的遭遇着想,不难理解阿Q在屡屡受压迫受凌辱,常常被人家撞四五个响头的回忆中,从心底骂到这“太可恶、太可恨”是最切切的,甚至是毒毒的。深感阶级地位的不平等,阿Q反抗心理是合理真实的,所以,他便想到“革命也好吧,革这伙妈妈的命”,“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他对革命的神往鬼画符是由于看到了太可恶太可恨的赵太爷对革命有这样的怕,看到了未庄的一群鸟男女这样的神情慌张。

2、关于阿Q的“飘”、 “飞”、“游”、“踱”,风闻革命了,勇敢地高呼“造反了、造反了!”反抗的本能,加之对革命并不十分真切的了解,又由于“近来用度窘”,他那赤贫中的一线希望,由两碗空肚酒的发酵,愈加醉得快,于是,勇气源于空肚酒,虚幻的前景使他“飘”然起来——此中革命的动机愿望是合理的,而革命的勇气、发动力则并非革命党的教育宣传武装,仅只是两碗空肚酒。这里封建酒文化的幻像正是麻醉了国民灵魂的写照。革命力度是多么虚弱短暂,所以这“飘”与“飞”形象地提示了阿Q外在行动的可笑乃至滑稽,而其实质正是“精神胜利法”在自欺欺人醉酒般的虚妄,加之阿Q无目的、无聊的“游”与失望的“踱”,正形象地展示了阿Q由神往革命——宣布革命——投靠革命——革命幻灭的全过程。

3、关于戏词

这是个最不易留心,恰恰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细节。“酒醉错斩郑贤弟”、“手持钢鞭将你打”。外在形象看似阿Q酒后神往革命的虚幻乐观,细细体味,无知识无文化的阿Q正是蒙冤受了封建戏剧(曲)文化的毒害——这也是封建统治阶级愚弄奴化百姓的一种方式。联系封建的“酒文化”一并考虑,鲁迅的笔触是广泛深刻地刺向封建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的。“错斩”一句还暗示了结局被杀头的情节,而“钢鞭”则隐喻了阿Q对辛亥革命的无知。如此看来,阿Q的革命怎的会不失败

4、关于阿Q去静修庵革命

写尼姑庵独不写和尚庙,是对封建宗教文化的一刺。尼姑是当时中国女性的最终最“佳”归宿。尼姑是女性丧失社会竞争力的最后退缩。照应前文阿Q摸小尼姑的头,阿Q欺弱怕强的精神胜利由此可见一般。阿Q似乎有意无意去尼姑庵,如也想到“龙牌”当革一命,则这算是辛亥革命“有关乎改革”的一点影响了,然而这又是多么表面化不彻底的革命呀,而阿Q的“诧异”与“错愕”正反衬了假洋鬼子的投机。

5、关于竹筷盘辫子

盘辫子始于茂才公,依次是赵司晨、赵白眼,而后是阿Q,这表明统治阶级追随者的见风使舵,也表明最有革命要求的阿Q最不理解辛亥革命。形式上的小动作,形象地揭示辛亥革命不深入农村及不彻底性。盘上的辫子是可以放下来的,这是茂才公们的狡猾所在,阿Q受了愚弄。而“竹筷”竟然是阿Q的发明,这正是他经济地位下,不得已而为之的。至于小D也用了竹筷,这就引起了阿Q的极大的不快,“小D也敢做革命党的罪”,这又是阿Q精神胜利法中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互相内耗,欺弱怕强的农民意识的体现。

6、关于土谷祠的烛火明灭

土谷祠烛台上的四两烛的火焰由明到暗到灭,正形象地暗示了阿Q从神往革命到对革命失望乃至幻灭的心理活动全程。烛火的明与灭,有力的烛照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哔哔剥剥的火响,炙烤着酒后的阿Q,使之做到“要东西、娶女人、杀仇敌”的南柯一梦,这梦是做在鬼神出没的土谷祠,这四两烛也不过是未庄角落暗夜里的一点鬼火而已。而烛火的死灭正暗示了人物的命运,与开篇的黑夜及结尾的死寂相映衬,这里的场景细节描写鲜明地提示了阿Q悲剧时代背景。

综上所述,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得力于真实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这些源于又高于生活的细节,似珍珠一般,闪亮了作品,丰满了人物形象,咀嚼《阿Q正传》的细节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震颤与洗礼,你不得不“惊服”鲁迅笔下细节描写的高妙:上个世纪初的一切,透过细节,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

语音朗读:

本站尊重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及时处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