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回归本色,退烧之后的互联网

文章摘要:  过去的2014年,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一定是“发烧”,未来的2015年,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期待的话,应该是“本色回归”

2015:回归本色,退烧之后的互联网

  过去的2014年,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的话,一定是“发烧”,未来的2015年,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期待的话,应该是“本色回归”

  选这个话题谈论并不是一件讨喜的事,就像用一盆水来灭森林大火一样,结果想必也是无济于事的,但浸淫互联网多年以来,凑过很多热闹,疯狂过、喧哗过、浮躁过、回过头来才发现其实大家都一样,都开始冷静下来思考了。最近,从网络毒舌留几手炮轰“互联网思维”辣文的热传,到凡客CEO陈年断言凑热闹的公司都将烟消云散,无不都透露着一年来,大家对于互联网现象过度消费后的冷静回归。处于对2015年的务实期待,是时候备好退烧药,谈一谈那些曾经让人疯狂,而今却不知所措的互联网发烧级“现象”了。

  总结一下,主要有三个方向:一、90后创业潮,从马佳佳时的个性到余佳文时的霸道,人们好不容易才读懂了90后,又搞不懂了;二、社群经济,从罗辑思维时的星星之火到全国各地燎原的大小社群,社群都会玩了,但真正尝到“甜头”的却寥寥无几;三、众筹,从众人划江开大船的雄心壮志到百思不得其解的剪不断理还乱,众筹终难逃利益纠纷的魔咒么?可谓一片冰火两重天,为什么呢?

  一、90后创业潮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预言90后会引领,全民小时代即将到来,到时候组织的边界会越来越淡化,只要兴趣所向,意愿相投,就能协助起来做事情。需要技术,有BAT这样的互联网生态型公司提供技术支持,需要资金,有一大批对互联网新生项目感兴趣的投资人不吝提携,需要团队,一种无组织框架的全新的虎狼之团会因创始人而快速聚起,应该说,在全民小时代的大环境下,创业的成本被降到了最低,年轻人想通过创业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然而,这里所指的90后并非是一个年龄“标签”,而是一类熟悉互联网,能够利用小时代下的创业便利,能够探寻出一条创业之路的人。9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相比70、80后,没什么包袱,自然是最早借势扬帆起航的那批人,只是,90后创业现象在一次又一次热炒中,却无奈被过度消费,有些投资人甚至扬言只看90后的项目,有的公司连招人都只招90后,一时间,大凡跟互联网沾边的90后都成了香饽饽。

  从马佳佳到余佳文,90后的非比寻常越来越成为大家谈论的焦点,但,笔者认为,且不可迷信90后创业现象,90后在这波创业潮当中只是引领作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80、70后加入创业大军,事实上,已经有很多80乃至70后已经辞职加入了创业的队伍,在当下创业便利的环境下,太多人的自由精神被唤醒,相比90后这个群体的个性特质,我更希望大家关注到这背后的自由创业时代的崛起。未来一年内,“90后”后一词也会超出年龄的边界,那些对现状欲求不满,试图通过便利创业环境重新筑梦的老家伙们,只要野心在,行动派,也称得上是90后。

  二、社群经济

  关注我早期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也特别痴迷社群经济,钻研了各类有关社群的书籍,探讨了各种关于社群的现象,但越贴近社群的内核就发现,社群的本质正像克里斯安德森所说,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而并非一种是商业模式。就是说,大家更应该把重心放在组织关系上,而不是项目结果。这种组织关系,包括新生的,也包括传统已有的,对于新生的社群组织,要用全新的社群思维,兴趣驱动力,参与分配关系等等进行维护,对于传统的旧组织关系,也应该用一套全新的社群思维来创造性的颠覆再造。

  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有很多朋友找我,咨询我如何用社群的方法圈养粉丝,如何借助社群重铸自己的组织生态,如何也能够跟风尝一把社群经济的甜头。方法也无外乎,建一个个微信群,QQ群把老客户圈起来,做个APP把客户的数据管理起来,做一场场活动把公司的形象武装起来。但方法简单,真正操作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群做起来了活跃度没有,APP搞起来了却发现没有用户,甚至还有一些朋友抱怨,因为客户聚在了一起却造成了一些舆论的失控,给企业带来不少危害性的影响。

  归根结底就在于大家只是追社群的表,却忘了其里,所谓社群思维其实就以社群团体成员为中心,颠覆组织关系,进行效率最大化的生产方式。如果只在乎武装概念带来的全新形象,而却忽视了社群组建好之后应该注重的服务内核,也会逐渐背离社群的内核。未来一年内,社群经济的概念应该不会那么火了,社群思维会出成为主流,因为这本是生产关系上的事,朝着生产结果上追逐,势必会劳心乏力,得不偿失。

  三、众筹

  过去的一年内,全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火热的“众筹”项目,开咖啡馆、拍电影、做项目、开公司,大凡需要众人协力参与的项目都被冠上了众筹的名义。比起一味的妖魔化互联网思维,用实战精神做众筹倒是更值得赞许,但很多时候,凑热闹的事情往往会因为太过浮躁而失去初心。

  先是有媒体报道一大批的众筹咖啡馆因找不到盈利模式而不欢而散,而后西少爷合伙人翻脸事件让大众彻底看清了众筹背后隐藏着诸多潜在风险。问题其实都集中在一点,股权众筹,而最初那些做实物众筹的网站亦或项目倒没有太多撕逼新闻出现。这其实还是印证了我之前文章里提到的那点,股权众筹是非多,这是个只有精英才能参与的合伙游戏,而并非屌丝为寻参与感就可以玩的,毕竟牵扯的利益和风险太大,还是要慎重起见。

  此前证券业协会颁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对股权众筹做了门槛限定,其实就是在传递这个信号。不过,市场对于众筹这种模式还是相当认可的,抬高门槛只是为了避免麻烦而做铺设条件,一些符合条件的众筹项目还会一个个鱼贯而出,因为创业潮和社群思维和众筹其实都是一体的。从趋势到生产关系到操作方法,一并而全,都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全新机遇。

特别提醒: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本站尊重版权,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若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及时处理。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